早前網上流出了一幅專利設計圖,顯示 Canon 可能正在研發鏡身加機身的混合防震系統。為什麼 Canon 會有此舉動呢?在談這個之前,不妨簡單回顧一下相機防震技術的發展史。
鏡頭防震始於 Nikon VR
本來相機防震技術分為兩大派別:一是機身,利用感光元件移動,補償各種震動;二是鏡頭,透過浮動鏡片作出修正。
第一部採用鏡頭防震的民用相機,是 1994 年推出的 Nikon VR。不過,由於這是普通的消費級相機,加上售價偏高,所以巿場反應不算太理想。真正打響名堂的,則是 1995 年發布的 Canon EF 75-300mm f/4-5.6 IS USM,是世界上第一支具防震系統的民用鏡頭。
機身防震沿自 Minolta A1
那麼機身防震方面又如何呢?隨著相機步入數碼時代,第一部備有機身防震的相機終於出現──2003 年發布的 Minolta DiMAGE A1。當時 Minolta 稱這個系統為 AS(Anti-Shake),就是透過浮動的 CCD 感光元件作出修正。
自此之後,逐漸分成兩大陣營:Canon、Nikon、Panasonic 主要都是採用鏡頭防震;Pentax、Olympus、Sony (收購了 Minolta) 等,則主要使用機身防震。兩種防震系統各有優點和缺點,雖然各大廠商都不斷加強自家的防震系統,防震效果大概能達到 4 至 5 級,方向則由基本的兩軸,演變成四軸和五軸,但技術上似乎已到了樽頸。
Panasonic 首創機鏡防震
面對這個情況,廠商開始萌生出機鏡並用的防震構想。2015 年推出的 Panasonic Lumix DMC-GX8,便率先以「雙重防震」 Dual I.S. 系統作賣點,意思就是利用機身的四軸,再加鏡身兩軸,同時作出修正,效果頗為理想。
其後,Olympus 推出的 M.Zuiko Digital ED 300mm F4.0 IS PRO,鏡頭首次加入 IS 防震系統,配合指定的機身,便可使用新的 Sync IS 系統,也是機鏡同時作出防震修正,令防震效果提高到 5 軸 6 級。
兩大技術限制尚需克服
這項機鏡並用的新防震技術,似乎帶來了相機發展的新方向,Canon 應該亦有意向這方面發展。不過,現時此設計存有一定的限制,似乎只能支援 APS-C 片幅相機,而且還要配搭全片幅鏡頭。
其中一個原因是感光元件片幅愈大,其可移動可空間便會愈小,防震效果自然打了折扣。如果閣下曾用過 Sony A7 II 和 Olympus 無反單眼相機,應該很易感受到兩者防震的分別。
另一個原因應是考慮到成像圈的問題。當感光元件經常要作出移動修正,如配搭 APS-C 片幅鏡頭的話,影像四邊便有機會落到成像圈的邊緣位置,四邊鬆散及暗角等問題可能都會非常明顯。
權宜之計是改用全片幅鏡頭,如此成像圈便可擴大,減少了這個問題。因此,就算 Canon 真的推出混合式防震系統,接下來要決解的問題其實還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