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如何重塑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進入電子作戰化
無人機的重要,在這次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中特別顯現出來,無人機就像戰場上的間諜與哨探,透過偵知敵軍所在位置與定位部隊和策劃攻擊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己方透過得到的資訊就能有效發動火力打擊,或是避免友軍受到攻擊。
無人機的重要,在這次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中特別顯現出來,無人機就像戰場上的間諜與哨探,透過偵知敵軍所在位置與定位部隊和策劃攻擊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己方透過得到的資訊就能有效發動火力打擊,或是避免友軍受到攻擊。
俄烏戰爭持續了近半百日,最近有烏克蘭士兵擄獲了俄軍「海鷹-10」(Orlan-10)無人機,然而拆解機身後發現該設備的建構比想像中簡陋,簡單來說就是一台會飛的單反相機,難以稱得上是經過精密設計的軍用無人機。
隨著無人機在軍用方面的重要性顯著增加,大國之間無形之中都在較勁。據俄羅斯塔斯社(TASS)昨日(12 日)報導,俄羅斯的一款長程戰鬥無人機明年將正式服役,編入俄羅斯航空航天部隊。
俄羅斯研發了被稱為「世界末日核彈」的水下無人機,並計劃在 6 月下旬於北極水域測試,由潛艇發射升空。據悉,該無人機的射程達 10,000 公里(約 6213 英里),可攜帶高達 2 兆噸的核彈頭,並被設計為自動穿越北大西洋。
俄羅斯不讓美國專美,近年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各種戰機。該國國防部上周六(3 日)公佈,最新的 Su-70 Okhotnik-B 重型攻擊無人機已完成首次啟航,飛行了逾 20 分鐘。 https://twitter.com/i/status/1159053161900007424 獵人-B 首航片段。 [...]
俄羅斯在發展軍用無人機方面一向追著美國來比拚。這個有「戰鬥民族」之稱的國家,近日開發了一款看似巨型貓頭鷹的新型戰鬥監視無人機,並在一個博覽會上首度亮相。據知該無人機續航力達 40 分鐘,飛行距離則約為 20 公里。
波音、億航、空中客車等公司紛紛向著載客無人機發展,上升動力設計多以四軸旋翼為主,然而有俄羅斯工程師則打破了這個設計習慣,嘗試研發一種不帶軸翼的的載客無人機,只倚靠天空氣流帶動上升,它真的能飛嗎?
把地面戰鬥概念結合無人機開始變得普遍,繼台灣國防部研發了在無人機底搭載步槍後,俄羅斯武器製造商 Almaz-Antey 近日也為一項武裝無人機申請專利,槍枝完美融入固定翼無人機機身中,可垂直起飛的同時卻以固定翼機模式飛行,主要用以攔截低空飛行器如無人機、氣球等。
美國兩款察打一體無人機 MQ-1B 掠奪者及 MQ-9 收割者(或稱死神)的飛行總時數突破 400 萬,再度反映兩機執行相關任務的重要性。另俄羅斯國防部長日前透露,今年將首次列裝偵察攻擊型無人機。
美國陸軍今月初取得一項可反制敵軍的無人機專利,死對頭俄羅斯並沒有讓美國專美。在正於杜拜舉行的國際防務展覽會(International Defence Exhibition & Conference, IDEX)上,俄羅斯亮相一款自殺式無人機,不但可避過任何傳統的防空系統,更可對準目標發動自殺式襲擊,勢成俄軍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