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型玩具無人機捨棄傳統軸翼 仿生鳥類僅重 10 克
Kickstarter 平台上各式各樣的無人機總能帶來驚喜,繼腦控無人機後,另一台由法國研究人員 Edwin Van Ruymbeke 研發的玩具無人機 MetaFly ,也因為外型與飛行方式非常突出。其概念與之前曾報道過的仿昆蟲無人機相像,同樣以撲翼取代旋翼飛行。
Kickstarter 平台上各式各樣的無人機總能帶來驚喜,繼腦控無人機後,另一台由法國研究人員 Edwin Van Ruymbeke 研發的玩具無人機 MetaFly ,也因為外型與飛行方式非常突出。其概念與之前曾報道過的仿昆蟲無人機相像,同樣以撲翼取代旋翼飛行。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為多軸飛行器構思了一種以柔制剛的「機械還原」技術,令無人機遭受撞擊時,機臂和支架會瞬間變形、變軟,以收化勁於無形之效!
「Plan Bee(蜂計劃)」無人機機身如蜜蜂和花朵,教育大眾關注蜜蜂生態,以及在食物鏈中的角色。
微軟研究院的 Project Premonition 發明了智能捕蚊器,致力迅速偵察疫症病原體所在,還計劃借助無人機動尋找蚊患熱點甚至裝配捕蚊器。
蝴蝶、蝙蝠和雀鳥都能在飛行期間,降落在物體上稍歇,以節省體力。美國和香港的科研人員受到啟發,合力研發出微型無人機 RoboBee,能如昆蟲般依附著物體降落,節省用電,變相增加無人機的續航力。
科學家認為先天具備飛行本能的甲蟲甚具潛力成為可被遙控的生物飛行器,而且性能與續航力都十分優秀,有望取代無人機,出入災區進行搜救偵察任務。
澳洲國立大學生物學家花長達 10 年研究黃蜂視覺,終於洞悉黃蜂每日確保回巢路線的秘訣,當中的技巧值得讓無人機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