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2年8月26日,中國小型無人機才跨越海岸到臺灣金門駐軍點監控拍攝軍方內部設施,於隔日8月27日又再次飛越海線拍攝,並且在金門駐軍基地滯空時間更長,拍攝細節更仔細,讓金門軍事設備被中國方ㄧ覽無遺,而臺灣金門軍方依舊與上次應變措施相同,不知所措,未來臺灣軍方勢必要盡快完成應對政策。
影片顯示,這架無人機緩緩下降高度同時調整左右焦距,近距拍攝營區内一處位於大型機槍碉堡上放置臺灣金門軍方防務簡報圖台、機艦識別掛圖的有頂崗哨。
崗哨裡武裝的哨兵察覺無人機後,拿起對講機掩上口罩並立即通知位於主營舍的安全士官,其非武裝官兵也前往查看,而另外營區穿著體育服的官兵開始電話回報。
臺灣國防部的回應
近日中國多次無人機入侵臺灣金門軍事駐點的基地,甚至最近直接拍攝到距離中國海岸4.4公里的臺灣金門大膽島中文牌子,如進入自家後花園一般輕鬆。

而對此一連串中國小型無人機入侵事件,臺灣國防部其實早在在2016年12月就針對發生多次空拍機闖入機場、軍事營區與撞擊人民等事件在例行記者會說明,由時任國防部作計室聯合作戰處處長鍾樹明少將為代表,自2017年1月10日零時起,面對非法侵入軍事基地(含軍用機場)、營區等攝影,將「行政執行法」以頻率方式干擾攔捕,或使用防衛性武器擊落。鍾樹明還補充到,若要使用防衛性武器擊落,第一發鳴槍射擊示警,第二發再朝空拍機射擊,而政戰部門蒐證攝影,擊落之後拍照攝影存查,再通知憲警單位協處。無法以一進來就擊落,會依據現場狀況做適當處理。

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也建議,可於不同的高度部署被動防禦的「防空氣球」,特色是外層具有韌性、內部則用氮氣充填,透過鋼索繫留,可依地形及防區特性,分別部署在不同的防禦高度,藉此干擾低空飛行器來犯,並輔以現行的無人機干擾槍配發給外島防區使用,較能避免積極防禦方式造成升高兩岸緊張關係。
【延伸閱讀】「海上衛士」台灣採購 MQ-9B 無人機可望於 2025 年抵台形成戰力
【延伸閱讀】中科院航太園區落腳嘉義 縣長:爭取設首所國家級無人機學院
【延伸閱讀】繞台飛行 10 小時! 中科院「騰雲二型」無人機創新飛行時間紀錄
【延伸閱讀】臺灣與中國的無人機應用競賽 從小型民用到投擲砲彈型 技術發展轉為積極互動
資料來源:微博. 全球大視野. 綜合媒體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