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的重要,在這次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中特別顯現出來,無人機就像戰場上的間諜與哨探,透過偵知敵軍所在位置與定位部隊和策劃攻擊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己方透過得到的資訊就能有效發動火力打擊,或是避免友軍受到攻擊。但這些設備越來越多地被一個無形的敵人所阻撓:俄羅斯的電子作戰系統(Electronic warfare;簡稱 EW)。”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航空航天安全項目副研究員Makena Young說:”當他們意識到這些武器裝備還不夠時,雙方就逐漸轉向了電子作戰系統戰爭。

電子化戰爭
近幾個月來,俄羅斯和烏克蘭都使用了電子系統來定位、破壞武器和干擾無人機雷達通訊,導致無法正確辨識對手的砲台,與利用無人機引導系統來有效降低GPS 精準度。海軍分析中心的無人駕駛和機器人軍事系統分析員與專家Samuel Bendett說,這些系統可以裝置在飛機、海軍艦艇、地面部隊和直升機上使用。

干擾無人機技術
電子作戰技術並不是多新穎的概念:但這些系統在最近幾個月的使用量特別大,因為俄羅斯希望破壞烏克蘭的無人機戰略。烏克蘭的慈善機構已經籌集了數百萬美元來購買和開發無人駕駛飛行器,該國已經啟動了包括Dronarium和Boryviter在內的無人機飛行駕駛學校,以培訓數百名專業無人機操作員。據烏克蘭軍隊轉型和裁軍研究中心主任Valentyn adrak稱,7月份有超過400名飛行員從這兩所學校畢業。烏克蘭沒有為軍隊集中供應無人機,一些士兵自己購買無人機,其他士兵則從朋友、家人或慈善基金獲得。Bendett說,小型商用無人機,如大疆DJI四旋翼飛機,並不是為戰爭而設計的,很容易成為電子作戰系統攻擊的目標。

除了用於監視的小型商用無人機外,烏克蘭的無人機隊還有作戰無人機,如土耳其Bayraktar TB2和烏克蘭無人機單位Aerorozvidka開發的R18。但無人機運營商發現很難讓這些設備保持在空中。Bendett說:”在前線的整個地段,烏克蘭無人機操作員無法飛行他們的無人機,因為它們被俄羅斯的EW部隊干擾”。烏克蘭無人機操作員告訴《Record》,電子作戰系統已經對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俄羅斯聲稱,自戰爭開始以來,已經摧毀了至少1700架烏克蘭無人機,儘管烏克蘭沒有實際證實。而Aerorozvidka公司機器人部門負責人Vadym則說:”如果要確認我們損失了多少架無人機,我們就必須先知道戰爭開始時我們有多少架無人機。 俄羅斯在以前的戰爭衝突中也使用了一些相同的電子作戰系統去干擾對手國家的無人機部屬,包括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以及2015年的敘利亞內戰。

烏克蘭的力量
雖然俄羅斯在電子戰方面有很多優勢,但烏克蘭也正在努力追趕,據拉脫維亞無人機製造商Atlas宣布,近期烏克蘭已獲得100套共300架Atlas Pro,並且實際用於戰場,該公司受歐盟支援研製的Atlas Pro輕型3軸無人機,已通過烏俄戰爭上無人機干擾、欺騙與破壞的戰場實際考驗,配備高畫質紅外線光電熱像儀與訊號範圍達7至8公里的Mesh網路通信系統,足以在高強度戰鬥環境下生存。

Atlas Pro的操作人員,甚至能在GPS系統被干擾下,以手動方式繼續操作無人機安全返航。

不過,烏克蘭的電子作戰系統面臨一些挑戰。烏克蘭上校Dmytro Kashchenko在接受烏克蘭媒體採訪時說,俄羅斯在烏克蘭最常用的無人機,被稱為 “Orlan”,可以在高度5500-6500公尺飛行,而這是烏克蘭的電子作戰系統無法到達的高度。

據戰地記者Elijah J. Magnier報導,烏克蘭軍隊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俄羅斯可能在戰場上部署伊朗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對電子作戰系統的抵抗力更強,據說俄羅斯已經與伊朗簽署合同,為其軍隊購買1000架無人機。
資料來源:臺灣BBC. Opera News. AeroVirmen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