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新的無人機上市之際,除了航拍畫質、續航力,不少人也關注飛行或圖傳距離。近日,一個名為「LG 拉距協會」的中國航拍團體以 DJI Mavic Pro Platinum 締造長達 17.25 公里的拉距新紀錄,背後當然牽涉改裝,下面就來告訴你他們如何做到?
▲ 發文者表示,拉距當日大霧,圖傳畫面觀賞性略遜,但重要意義在於紀錄的突破。
拉距 17.2 公里 創新紀錄
有飛友 6 月 21 日在「大疆社區」發表題為「成功!Mavic Pro 鉑金版拉距 17.2 公里(往返 34.5 公里),創世界紀錄」的文章,並附上整個飛行過程的紀錄影片。從影片可見,Mavic Pro Platinum 起飛後升至 21 米高,並以約每秒 14 米的速度前行,飛行距離的數字就一直上升,至 6.5 公里以外,飛行高度緩緩升至 53 米,至 14 公里外再升高至 61 米,並一直遠征至 17.252 公里的距離,然後以同樣航速回航。
- 用作拉距測試的 DJI Mavic Pro Platinum。(圖為未改用雙電池之前)
- 原裝遙控器加裝反光板。
少不了機件改裝
眼利的人或者會發現,Mavic Pro Platinum 在回航距離縮短至 11.5 公里時,電池容量已耗盡歸零,何以無人機仍能極速前進,而且如何做到長達 17 公里的圖傳?
那一切都只因改裝!
「LG 拉距協會」團隊現身解釋,指出 Mavic Pro Platinum 改用兩塊 5870 mAh 的電池,「拉距時換塊背部有魔術貼的電池當主電,然後上面再通過魔術貼黏上副電池」,同時在原裝遙控器加裝反射板,並使用 FCC 模式控飛。
【延伸閱讀】Mavic Pro Platinum操作評測 (下) 兩代對決:懸停續航增 1 分鐘 舊機新槳可降噪
【延伸閱讀】Mavic Pro Platinum操作評測 (上) 8331 槳翼降噪.升續航力
循序漸進嘗試
自古成功在嘗試,操控員「白鴿」補充指:「17.2km 的距離是 LG 協會團隊合作的結果,背後多次的測試匯總和交流。從 13-15-16km 再到 17.2 分階段設定目標。許多條件也是逐步達成。比如飛行路線規劃設定,飛行時的氣候尤其是風向風力的預測更要謹慎對待。長距離信號問題很頭疼,最後選擇了軟改 FCC。電力改裝是成敗關鍵(增加部分能量密度比超過20)。由於涉及改裝,這裡就不詳細探討細節。」

外國曾有飛手造出 16.9 公里的拉距紀錄。
觀察電壓較重要
發文者也透露,經過分析前一天 16 公里拉距的經驗後,「認為 3.6V 電壓(的情況下)仍能繼續往前飛 1.5 公里。白鴿兄本人也認為,17 公里應能在 3.5V 電壓返回;此次 17.2 公里實踐證實這個判斷非常準確,落地電壓剛好 3.5V」。他指出:「遠程拉距,電量顯示已經不再重要,觀察電壓在 3.4V 以上才是飛行的根本。」
評論兩極 量力而為
17.25 公里這個數字雖然令人震驚,但以航拍機作極限拉距也引起部分人非議,例如有飛友就留言批評「無人機是用來航拍的,怎麼到你們手裡就變成拉鋸的了呢?想要速度和距離,為什麼不去玩航模呢?」;有人也吐槽「不是用原裝電回到起飛點,為成功拉距嗎?」不過,有些人就其他見解,表示「羨慕這沒風干擾又少的地方」。
小編個人認為,要做到長程拉距,操飛經驗、環境條件、機件改裝、循序漸進嘗試缺一不可,也要認清個人航拍目的,合法飛行之餘量力而為,那就才最開心的航拍體驗。
【延伸閱讀】拉距惡夢:Mavic Air 返航遇強風 低電瀕投江卻奇蹟生還
【延伸閱讀】DJI Mavic Air 飛近散貨船 在金屬.雷達影響下表現完美飛行?
【延伸閱讀】【周末人訪】攀岩爬樹無難度 越野達人:救航拍機如尋寶
資料來源:大疆社區
圖片來源:大疆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