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勃勃的航太科技公司 SpaceX 於 2015 年 12 月成功在陸地上回收火箭,立下全球首例;踏入 2016 年,SpaceX 為求再下一城,進行以無人駕駛船隻從海上回收火箭的實驗,可惜最終卻以大爆炸收場。
火箭降落架結冰引致失控
SpaceX 於 1 月 17 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搭載美國太空總署(NASA)海洋探測衛星 Jason-3 的獵鷹 9 號(Falcon 9)火箭升空,其後試圖回收火箭一級推進器,將它降落於加州海岸、太平洋漂浮的無人船。初時狀況不錯,火箭以垂直姿態緩緩降落,但最終卻撞地爆炸。SpaceX 創辦人兼總設計師 Elon Musk 解釋,可能由於升空時遇濃霧結冰,導致其中一支降落腳架的閉鎖筒夾(lockout collet)失效,令到火箭傾側而撞地炸毁。之前 SpaceX 曾三度嘗試在海上平台回收火箭,結果悉數以失敗告終。
SpaceX 與 Blue Origin 的技術競賽
火箭發射屬於一次性消費,成本高昂,SpaceX 火箭的報價介乎 6,000 萬至 9,000 萬美元。SpaceX 與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旗下的太空科技公司 Blue Origin 鬥過你死我活,均積極發展火箭回收技術,希望可循環再用,大大降低發射成本。Blue Origin 於 2015 年 11 月成功將飛升至太空邊緣的試驗火箭回收,但 SpaceX 後來居上,同年 12 月已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將衛星送上太空,並順利於陸地上回收火箭,其升空高度和速度均在 Blue Origin 之上,令在 SpaceX 在技術競賽上稍佔上風。今次 SpaceX 在海上回收火箭失敗,Jeff Bezos 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在 Twitter 上為 SpaceX 加油打氣,可見二人亦敵亦友。
▼ SpaceX 獵鷹 9 號火箭著地爆炸時的事發片段。
首圖來源: 翻攝自 YouTube 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