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干擾飛安頻繁 臺灣嚴格執行無人機管制
臺灣桃園機場公司提醒,依據臺灣民用航空法第99條之13第1項暨同法第118條之1第1款規定,未經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同意於劃定公告之機場四周一定距離範圍內從事遙控無人機飛航活動者,經查證屬實將處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請民眾遵守相關法規以避免受罰。
臺灣桃園機場公司提醒,依據臺灣民用航空法第99條之13第1項暨同法第118條之1第1款規定,未經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同意於劃定公告之機場四周一定距離範圍內從事遙控無人機飛航活動者,經查證屬實將處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請民眾遵守相關法規以避免受罰。
在不少國家地區,一些重要的政府建築都會被劃為無人機禁飛區,包括國家首長官邸。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或譯作: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官邸別館 —— 燈籠閣(pavillon de la Lanterne)上空出現兩架無人機,引起保安議題關注。
操控無人機的首要守則是確保安全,但在世界各地都會出現「危險駕駛」或「黑飛」的人,也因為這樣,監管無人機的法規是必須的。在中國大陸,一名 15 歲青年一再於抖音上公開自己「黑飛」的飛行紀錄,遭舉報後被公安局約談,也被抖音封了帳號,但似乎他仍不悔改。
無人機可以用於生態保護,但不當使用無人機也可變成破壞生態。在美國加州亨廷頓海灘一個生態保護區,一架無人機墜毀,嚇跑築巢島上的燕鷗,約 3000 個燕鷗蛋被遺棄海灘上。
今年超級盃(Super Bowl)期間,一名男子違規操控無人機被檢控,面臨最高可被監禁一年。另外,西班牙馬德里巴拉哈斯國際機場(Madrid-Barajas Airport)周一疑因發現無人機而一度被迫關閉 2 個小時。
去年聖誕前夕,英國倫敦格域機場的無人機之亂引起國際關注,但世界各地仍不時發生類似事件,實在令人氣憤。匈牙利布達佩斯機場周二(15 日)晚上因發現無人機,無奈暫停航班升降。這是匈牙利首都空域於不足 24 小時內第 2 次被逼關閉。
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的夏洛特(Charlotte),一架無人機據報在市中心撞到美國銀行大樓 6 樓,造成輕微損毀。警方呼籲公眾協助提供涉事無人機操控者的資料。
英國航空公司(BA) 4 千名機師周一(9 月 9 日)起罷工 48 小時,以致多個航班取消。倫敦希斯路機場第 5 航廈這兩天也變得冷清,但這都不止。當地有環保組織威脅於明日(13 日)使用無人機干擾機場,當局回應指會確保機場如常營運。
澳洲民航安全局(Civil Aviation Safety Authority, CASA)日前在 Facebook 官方專頁發文,指一名本地男子因 3 度違反無人機相關法例,今月在卧龍崗裁判法院(Wollongong Magistrates Court)被判罰款 7,750 澳元(折合港幣約 41,000 元/新台幣 164,800 元)。
去年底至今年初,英國先後有機場疑似被無人機闖入,致航空秩序大癱瘓,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近日英國環保份子組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聲言將發起致使倫敦希斯路機場關閉的行動,包括考慮到使用無人機,以抗議擴建第三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