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Mavic Air 2 推出以來深受歡迎,甚至不少人推薦它予打算「入坑」的朋友。為何它會成為入門航拍機的首選?當中有什麼功能是對新手尤其友善?我們就來實測看看,它是否真是「入門 No.1」機種。
48MP 拍照展現細緻度
雖然 Mavic Air 2 的感光元件只是 1/2 英吋,卻可以與 Mavic 2 一樣拍攝最高 48MP 照片。可以預計的是,即使同樣是 48MP,但 Mavic 2 的感光元件(1 英吋)更大,畫質也相對優勝。然而實測所見, Air 2 拍得的 48MP 照片也不失細緻度。
以上對比可見,48MP 照片中左邊建築地盤的字更清晰、銳利,後方樹木的質感也更細緻;相反 12MP 照片的細節表現粗糙。
左:48MP;右:12MP。
同樣放大來看,48MP 照片中海堤石的邊線更清晰;相反,12MP 照片較為模糊。
左:48MP;右:12MP。
智能拍照模式提升畫面動態範圍
除了「單拍」(12MP)、「48MP」這兩個拍照模式外,Mavic Air 2 還有「智能」(SMART)拍照模式。據官方所說,該模式囊括場景識別、純淨夜拍及 HDR 三種技術,可智能識別常見的航拍場景,並針對不同場景調整改進參數。該模式在強光或弱光環境下尤其有用,強光下 HDR 技術可以顯著提升畫面動態範圍,充分發掘覆蓋在光影之下的美。
實測時,我們以一般自動模式拍攝一張背光的照片(右邊),再改用 Smart Photo 模式拍攝(左邊)。結果可見,Smart Photo 的那張相片明顯有較好的畫面動態範圍,本來過度曝光的雲層得到較正,可以呈現真實的雲層質感、層次和細節。
拍照功能稱得上「新手友善」
小編認為,Mavic Air 2 的拍照功能對航拍新手,甚至攝影新手來說相當友善。新手在拍攝當下可能對構圖、拍攝參數設定等的概念不多,加上受限於初學階段的控飛技術不足,拍攝成像未必令人滿意。但受惠於 Air 2 的 48MP 及 Smart Photo 功能,新手後期可以透過裁剪相片來獲得理想構圖,48MP 照片的高解析度可以容許用家「裁相」後也不失清晰銳利畫質,而 Smart Photo 則可以為新手捕獲各種場景的最佳拍攝成像。
4K 60FPS 畫面更流暢
Mavic Air 2 的 1/2 英吋除了可以拍攝 48MP 照片外,也可以拍攝最高 4K 60FPS 影片。每秒拍攝幀數越高,影像記錄的細節越多,也更流暢;在捕捉高速移動的動態畫面時更能還原真實情境。
同樣是拍攝馬路上行駛中的車輛,4K 60FPS 影片中的車輛動態比 30FPS 的明顯來得更流暢和自然,可見車輛行駛的動作相對順滑。放慢播放速度來看時,兩者的分別更為明顯,30FPS 影片中車輛行駛時有輕微斷續的感覺,不及 60FPS 的流暢。
如果想用航拍機拍攝滑水、滑雪、越野單車等高速運動的畫面,4K 60FPS 影片還可以讓用家在放慢速度播放時,都能夠看到每秒 60 幀記錄下來的更多細節。
HDR 攝錄光暗平均 色彩明亮
Mavic 2 的 HDR 功能不只限於拍照,拍片也有 4K HDR 選項。情況與 48MP 一樣,基於感光元件大小有所分別,即使同樣是 HDR 功能,我們預計 Mavic Air 2 的 4K HDR 表現不會像 Mavic 2 Pro 一樣來得驚豔,但也即管看看它表現如何。
▲ 在背光的情況下,HDR 影片的成像明顯較為明亮。
8K 移動延時影片流暢度欠佳
除了 48MP 拍照外,Mavic Air 2 的另一項驚喜功能非 8K 移動延時攝影莫屬,但只限自由(Free)及軌跡(Waypoint)兩個選擇。實測所見,在海邊有風但不算大風的情況下,8K 移動延時影片的畫面不算太流暢,在預設了爬升或改變鏡頭角度的軌跡段裡,畫面會有抖動。只是簡單水平向前飛的話,影片就相對流暢。
以上情況相信與拍攝間隔最短只有 6 秒有關。由於每 6 秒才拍一張照片,加上移動軌跡中加入了爬升動作及鏡頭角度改變,組合而成造成影片出現頓挫感。相反,1080P 移動延時拍攝可以做到最短每 2 秒拍一張,影片出來的畫面相對連貫流暢。值得留意的是,移動延時攝影沒有 4K 選項。小編私心希望以 4K 代替 8K,換來更短拍攝時間間距的影片流暢度,同時處理素材也更輕鬆。
另外,推出初期,有用家反映用電腦回放 8K 移動延時影片時,有些播放器未能完整播放影片。DJI 就在 6 月中升級 Mavic Air 2 的韌體,新增了支持保存 8K 延時(Hyperlapse)原片功能,並支持 8K 延時視頻回放功能,以及支持更多播放器播放 8K 延時視頻。
【延伸閱讀】DJI Mavic Air 2 再升級韌體! 支援 8K 延時影片回放
續航力近半小時 圖傳距離逾 2 公里
拍攝表現固然重要,但航拍機的飛行表現亦不容忽視,尤其是續航力和圖傳距離。
續航力方面,我們早前在台灣測試所得,從滿電起飛到電源剩 15% 自動返航並降落,中間做了各種拍攝和一小段全油門加速飛行(現場微風),續航時間實際可達 26 分鐘。而在香港的測試數據也相若,同樣滿電起飛作一般拍攝,至約 30% 電量回航並降落,飛行時間約為 23 分鐘。
圖傳方面,我們在大埔海濱近科學園處起飛,飛至對岸近烏溪沙碼頭始出現接收不到圖傳的情況,當時的距離約為 2.2 公里。當時飛行器仍是使用 CE 制式,並非 FCC 制式。相信飛行器升級至最大飛行距離更大的 FCC 制式的話,圖傳距離可以更遠。
其他像是低光拍攝、智能跟隨等的實測,詳見以下完整評測影片。
總結:性價比高 新手入門之選
如上文所說,Mavic Air 2 的 48MP 及 Smart Photo 拍照功能對攝影新手來說尤其友善,即使是平時只用手機拍照的入門級用家也可以在有限的續航時間內拍出較為理想的照片。另外,雖然它只有前、後、下方避障,欠缺 Mavic 2 有的左右避障,但從智能跟隨的避障表現可見,APAS(高級輔助飛行系統)3.0 的確比以往更能處理複雜場景下的順滑跟隨和靈活避障。對新手來說,Mavic Air 2 既可以以低於 Mavic 2 的價錢購入,同時也有不錯的避障表現,所以性價比算是相當高。
不過小編還是要提點大家,即使有再周全的避障系統都好,飛行時還是要適當地用航拍機在原地自轉一周,觀察四周環境後才進行像是倒後飛、側飛、環繞飛等的操作。機器始終是機器,人才是最靈活的那個,所以航拍應該任何時候都保持審慎、安全第一的心態,新手入門更不應只依賴避障等的智慧功能。
【延伸閱讀】DJI Mavic Air 2 實測(二):達人試玩大讚 CP 值最高之作
【延伸閱讀】DJI Mavic Air 2 實測(一):續航力顯著提升、HDR 效果不俗
【延伸閱讀】DJI 親自揭秘 Mavic Air 2 研發過程 道出棄用 1 代機身外形原因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