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Mavic Pro 甫亮相即引來全球注目,其強大功能確實令人喜出望外,但亦有聲音批評為何不將飛行器造得小一點,合乎近期的口袋無人機潮流;又有評論指,大疆創新(DJI)只是將 Phantom 4 功能重新整合於 Mavic Pro ,缺乏破格創新。有份參與 Mavic Pro 研發工作的大疆工程師在網路上親撰千字文闡述其創作理念,更就基本技術和機體設計逐項解釋,以反駁外界質疑。
【延伸閱讀】DJI Mavic Pro 無人機小巧而強大 避障•跟拍•圖傳 7 公里!
克服重量體積限制
該名大疆工程師以「雨眠」之名在中國問答社群平台知乎貼文,文首便透露 DJI Mavic Pro 經歷兩年研發,及至產品面世後,才可公開披露這段鮮為人知的創作歷程。這亦間接印證了 DJI 早在飛行相機、自拍無人機潮流湧現之前,已看準無人機小型化的趨勢。
他提到 DJI 旗艦機 Phantom 4 時,除了盛讚是現時最佳的消費級無人機外,亦客觀點出幾個廣為詬病的問題:如背包般大的機體,帶著出國旅行很麻煩;飛行器有相當重量,長途攜帶累人,對女生來說亦太重;每次使用都需要裝拆槳翼,起動往往至少需數分鐘。
反觀 Mavic Pro,機身變少了,但功能依然強大,他稱這是第一次將 Phantom 這個級別的無人機,做到了真正便攜,而幾乎沒有犠牲損失性能:
我可以自信的說,它將會是一款消費級無人機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革命性產品,讓高質量的航拍普及到更廣大的受眾群體。
他又解釋,機身變小不等於會較便宜,相反技術難度和成本會更高。現時標榜可放進口袋的自拍無人機接連登場,如 Zerotech Dobby、Yuneec Breeze 等,雨眠解釋他一開始便放棄這個方向,認為放進口袋的實用性不高,用家不大可能這樣做;但更重要一點,是若要放得進口袋,需犧牲太多的畫質和續航力,不能接受只有 7 至 8 分鐘的續航時間:
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在保證產品品質和體驗的前提下做到便攜,而不是為了便攜犧牲產品其他更重要的品質。
軸臂折疊方式實用為主
DJI Mavic Pro 槳翼折疊方式獨特,後翼下置及後支臂向下翻轉展開,雨眠表示,這種設計並不是為了特別和酷炫,而是有實在的考慮:希望折疊後體積最小化的同時,折疊步驟亦是最簡化。他指出,打開軸臂能在 5 秒之內完成,軸臂折疊壽命至少有 5000 次來回,更形容這是四旋翼折疊的終極方案。
他解釋,從頂部看機臂很細,減少了對槳翼下旋氣流的阻礙,亦能與機身緊貼,盡少佔用寬度。機身後方兩個凹坑,恰好容納前臂的摩打(馬達),寬度亦剛好用來放置一組 GPS 天線,幾乎沒有浪費空間;雲台後方兩個凹坑容納後臂的摩打,摩打之間的位置用來放置散熱風扇。
目前最小的 3 軸機械雲台
Mavic Pro 機身前方的 3 軸雲台,寬度只有 36.5 毫米,雨眠稱這是目前量產消費品中最小的 3 軸機械雲台,折疊後的體積也是最小。至於透明的雲台保護罩,有用家可能會摸不清何時該用。他解釋指,這主要是平時待機時使用,以及在惡劣環境中飛行時保護雲台。因保護罩會令航拍畫質下降,所以建議平日放飛前應拆卸下來。
遙控器以手機夾作支撐點
Mavic Pro 的遙控器,跟無人機一樣都是小巧便攜。雨眠稱,遙控器手機夾的
折疊設計,可藉由手機夾的體積,給用家手部提供充分的支撐和手握感,有利手指精準控制和抵抗疲勞;同時,手機夾折疊後又與遙控器融為一體,大幅縮減機身體積。
一般無人機遙控器的手機或平板電腦夾都設在天線上方,不但會遮擋天線訊號,影響圖傳和遙控訊號質素,又會令遙控器變得頭重腳輕,用久了會讓人手部疲勞。Mavic Pro 遙控器則將手機放在遙控器底部,不會擋著天線,機身重心平衡亦較好,用戶手部應沒那麼容易疲累。由於手機屏幕離手指很近,用戶要觸控操作亦更為方便呢!
【詳情按此】DJI Mavic Pro vs GoPro Karma 初步比較:怎樣決定買哪一台?